中国既是一个陆上大国战术精湛!主帅成为胜利保证,同时也是一个拥有辽阔海疆和漫长海岸线的滨海大国。
4月23日战术精湛!主帅成为胜利保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8周年纪念日。战术精湛!主帅成为胜利保证我们要牢记的,不仅是人民海军走过的68年光辉历程,同时更要缅怀从古至今在万里海疆上留下了血与汗的中华民族英雄。
明朝,曾经是拥有全球领先航海技术和发达造船技术的航海大国,更拥有世界古代史上实力强大的“大明水师”。
在公元1592年(明朝万历二十年)的亚洲,以武力统一了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
1592年4月13日,日军乘大小舰船700余艘,由对马岛渡海,翌日晨在釜山登陆,分北、南、中三路进发,仅用了2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汉城、开城和平壤。日本史称“文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为“壬辰战争”。
朝鲜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朝鲜遣使向中国求援。1592年12月23日,明军入朝参战。翌年初,连克平壤、开城。四月下旬,收复汉城......
1597年7月25日,丰臣秀吉增兵朝鲜,兵力多达14万人,如狼似虎,狂风席卷,并一举歼灭了朝鲜水军主力,明朝廷再次倾全国之力援朝。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一代名将陈璘(1543-1607,字朝爵,号龙崖)率5000名广东将士、500艘战船,并以“永绝争桑之患,肃清瀚海之波”为出师表,从广东东安(今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出发,不远万里,驰援朝鲜。
1598年2月,陈璘升任御倭总兵官,兼水军提督,掌管整个水军。同年8月,中朝联军水师主力2.6万人、战船约800艘,部署在古公岛一带海面。陈璘任主帅(韩国历史中称之为海军总司令),邓子龙和朝鲜名将李舜臣为副帅。
1598年12月11日,战局到了决胜的阶段。被中朝联军围困的日本陆军统帅小西行长向驻泗川、南海之日本海军统帅岛津义弘求援,并候船撤退回国。岛津义弘接到求援后,当即率领日军兵力万余人,舰船500余艘的庞大船队,于15日夜乘月色向露梁海峡疾驶,企图突入光阳湾,解小西行长之围。
与此同时,在中朝联军一方,统帅陈璘洞察敌情并派遣副将邓子龙与朝鲜名将李舜臣及其水军,联合分布忠清、全罗、庆尚各个海口,成功部署在露梁海上全面截击企图援救小西行长的日本海军主力岛津义弘。
1598年12月16日凌晨1时至3时左右(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丑时),岛津义弘船队大部已驶至露梁海峡以西海面。
陈璘令邓子龙率兵驾三艘巨舰为前锋,待日船队通过海峡,即迂回到侧后发起攻击,切断其归路,并由此展开了举世闻名的世界级大海战“露梁海大战”。
陈璘亲率明朝水师为左军,泊昆阳之竹岛与水门洞港湾内出击战术精湛!主帅成为胜利保证;以李舜臣率朝鲜水师为右军,进泊南海之观音浦与明军夹击日军。在露梁以西海域,包围歼灭岛津义弘。此时,“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摘录自朝鲜《柳成龙惩毖录》)
朝鲜水师统领李舜臣身先士卒,中国老将邓子龙奋不顾身,均在激战中英勇牺牲。李舜臣牺牲后,其子仍“麾旗督战,向前不已”。
《明史?邓子龙传》说:“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
“露梁海大战”表现出了中朝两国军队勇敢善战,前仆后继,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
朝鲜《李忠武公行述》对这场世纪大海战描述道:“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支,乃进入观音浦,日已明矣。”
露梁海一战,日军损失战船约450艘,阵亡人数超过一万,除岛津义弘小部分成功突围逃走外,所率的日本海军主力几乎完全被消灭。在海上激战的同时,陆上日军小西行长部趁己方压力减轻的机会,率领陆军的残余部队逃脱,但其精锐部队也已消耗殆尽。
战后,主帅陈璘的鬓发由黑全然变白。朝鲜国王李公见陈璘时说:“大人鬓发尽皓,形容尽变,殊异于曩日接见之时,必用虑于战功之故。”
援朝抗倭,战果辉煌,露梁海战是一场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规模巨大的海上歼灭战,并以中朝联军的胜利而载入史册。在这场战斗中,主帅陈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明史》有载:“论功,璘为首”。
露梁海大战以正义战胜了邪恶,对战后东亚两百多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国际海洋的秩序,对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在重温古代经典海战史的同时,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海洋,我们不但需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人民海军,更要致力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
本文作者:云浮市云安区陈璘文化研究协会顾问 冯家广
来源:珠江流域文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